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第39章江山归谁

吴国,国都,江宁府。

二十九岁的徐从光,常年避于深宫宴殿内,与冯延巳等文人一道,饮酒畅聊,看书写诗,顺便躲避因皇位之争而遭难。

他也没这个心思,只想专心看书,与文人吟诗作对,于书中感受人生的乐趣。

他的长兄徐从冀常年随父皇一道征战沙场,一身战功,先趁楚国内乱出兵,大举兼并楚国全境,一举使吴国疆域扩大一倍有余,后又两次大破越国,共侵吞越国七州,于军中威望赫赫。

可父皇却立皇叔为皇太弟,皇叔虽也一身战功,但威名并不如他,徐从冀便以毒酒秘密毒杀皇叔。

皇叔死后,徐从冀顺利被册立为太子,但仍警惕于东宫之位不稳,多番试探徐从光,旦有疑点,定也秘密毒杀。

结果某日,徐从冀睡着后,竟再也未醒来。

徐从光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推上太子之位,更稀里糊涂的是,父皇竟不因嫡长子暴毙而悲,反特开心徐从光入主东宫。

后来,父皇因周国起势而自削帝位,改称国主,向周国称臣。

一年后父皇驾崩,徐从光稀里糊涂的当上了吴国国主,百般推辞却遭百官极力拥护,不得不接手吴国这个每况愈下、实力已大不如前的烂摊子。

谨身殿内,徐从光抬起双臂,接受宫侍为他换上朝服,随后抬步往正殿走,参议常朝。

“大王千岁。”

百官山呼后,徐从光起身走下王位,迈步走到左仆射(左相)冯延巳身旁:

“昨日你那首词,怎么念来着?”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延巳挺拔着身躯,朗声答道。

“好词,臣也有一首词,不知殿下有无一听的雅致?”右仆射(右相)孙晟眯着冷眼,盯着冯延巳。

“且念来听听。”徐从光静待孙晟的佳作。

冯延巳皱眉,避开跟孙晟对视。

“金杯玉碗,怎能用来盛狗屎。”孙晟不喜冯延巳这个马屁精,且竟还与其一道并居相位,因此常出言讥讽冯延巳。

“噗哈哈。”百官顿时发出笑声。

“粗俗,”徐从光噗嗤一笑,倒也不罪责:

“无好词就罢朝吧,本王要去春日宴了。”

“殿下,越国已公开断奉周为上国,此乃与越和谈的好时机……”

孙晟话还没说完,就被徐从光打断:

“好了好了,你决定。”

眼看着国主已领着群臣去春日宴,孙晟皱眉又喊道:

“殿下继位国主,总该报请上国和周边列国,以请恭贺顺势和谈吧?”

“行了,你看着办。”

“周国已于长江北岸打造千艘舰船!我吴国丢了江北六州!总该操练更多水军以布防啊!”

这一嗓子吼过去,徐从光的身影已消失在殿外,半数朝臣仍站在原地,忧心忡忡的皱着眉。

……

越国,西府。

太府寺和军器监,因海外矿产络绎不绝运来而一片忙碌。

军器监常年忙碌于冶炼金银铜铁,以及军器的铸造,太府寺则将矿产,分别运往位于地方的铁监司或铁务场,制令地方一道忙碌此事。

越国每年需增铸一百七十万石(约9万吨)铜钱流通于市。

[约297亿枚铜钱,等价297万两金,折合现代78408亿元。]

一千铜钱等于一金钱,十金钱等于一两金。

农户种田之所得,纳赋租后,富余的粮产由国营粮监司统一以每升十钱收购,以鼓励农桑,使境内无荒田,共拥约两千万亩耕地。

粮监司于地方开设粮肆,每升售一钱,以保境内百姓之基本温饱,富余的则充盈粮库、畜牧养殖,以及对外行商。

因此,士农工商,农户地位更高,若不遇灾年,百姓更乐于事农耕,比务工挣的多,若家有十亩田,一年两收,年可入至少十两金(十万钱≈264万元)。

九寺五监位于王宫朝天门(南门)西东两侧,叶秋风来到太府寺附近,将太府寺旁边的“待班院”牌匾摘掉,挂上“市舶监”牌匾,往后市舶监于此院务公。

于句章打理她私业的一众地方差吏也应召而来,经吏部考课获上等后,循律入市舶监,赴任市舶监各署。

梁南绫刚被放人离宫,连一个月都没有,就又被召入宫中,连同应文君一道,经吏部考课、花暮雨授命任用后,赴任市舶监少监、监丞。

从七品以上官职,需国主直接授命方能上任,监正正四品,少监、监丞、主簿皆为从四品。

“市舶监将正式设立,我兼任市舶监监正,三位少监、监丞、主簿佐助,辖下再设舶场署、榷场署、海运署、驿道署、监司署,分别掌管境内众舶场、榷场、私人货物转运、开设对外通货监司等事宜。”

“各署设署令、署丞总管各署,统领分派到地方掌事的麾下署史、典事、监作,各署负责于各地设市舶司,募用长吏、少吏、差吏于司履职,监管地方诸司、场。”

“沿海六州各新辟一处舶场,开辟固定航线,如对新罗、对东瀛、对契丹、对南洋群岛诸国、对中南半岛诸国等。”

“抚州新设对吉州、对洪州共两处榷场,信州新设对饶州、对歙州共两处榷场,汀州新设对潮州、对虔州共两处榷场。”

“另,各榷场及舶场,新设驿站及舶站,接受私人货物转运、人员迁徙、私人商队对外通商、货物转运等事宜。”

“诸署即刻前去各地,所需之人、钱、物,皆以事牒递上,尽快落实各项事宜。”

吩咐落罢,市舶监内数十人消化了好一会儿,便匆匆忙碌起来。

一想内殿还有千余份事牒,叶秋风一个头两个大,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去。

……

花暮雨正在内殿处理事牒,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殿外,那厮竟还没过来,甚至可能今日一整天都不会过来。

只得继续垂头继续处理。

来自户部和地方的事牒最多,经朝贡一事后,诸边州纷纷向户部请发数量庞大的客籍,早前对诸州各批复下发一万客籍还不够,几乎每日都需批复下发数万,但越国耕地少,实在容不下太多客籍入境。

据悉汉、齐、吴三国,为应付朝贡,每隔十余天,就强令再征各类名目税赋,几乎以搜刮之势,不断搜刮地方百姓的余钱。

岁贡过后,平均每户都被搜刮走三、四千钱,实在没钱的百姓,为躲欠税、以及避因匿田罪、匿户罪等被处以断手断脚,只得沦为逃户,或入山林避世,或聚于诸边州城门外,希冀能以流民身份获入城内得些赈济。

连着批复了近一个月、四十余万客籍,户部的照身牙牌都已入不敷出,急造也不足派发之需,且请批的事牒仍源源不断递来。

客籍照身(验身份)之牙牌,是以十二条竹条并编而成,以防造假。

牙牌编成后再盖户部官印,先行与赈济之一千钱一道下发,待获得安顿落脚后,再于牙牌上写明姓氏、生年、职从、居所所在等,内容须与地方载录的一致,是为户籍管理,三年一查。

没有牙牌,就无法获得地方安顿,哪怕潜入越境,也是非法籍民,非法籍民一多,又常引发地方混乱。

不安置将生乱,安置又要牵动六部九寺五监一道协同,诸务公院没有一天清闲,忙的人仰马翻。

花暮雨揉着发疼的眉心,谁都不想做乱世君王。

叶秋风戳手戳脚的绕行到花暮雨后侧,趁她因专注未留意周遭,伸开双臂就来了个环抱,把花暮雨吓一跳。

惊魂落定后,花暮雨以鼻息重重一叹:

“还知道过来,我都快猝死了。”

“呸,不许胡说,”叶秋风入座她身旁,牵起她的手,习惯般以左手捏来事牒:

“累就歇会儿,我来处理,刚忙完市舶监的事,忙完就过来了。”

花暮雨也不顾有常侍官在旁,径直躺枕到叶秋风大腿上,脑袋埋在她小腹:

“替本座按跷肩颈。”

“不。”

“?”花暮雨眯着眼,盯着叶秋风。

“撒个娇,就替你按。”叶秋风冲她眨着笑眼。

“我看你是皮痒痒了……”


页面连接:http://www.tiu55.com/read_0_e5j4x/4ueu4ue1.html

新笔趣阁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牛文小说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