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比如往前追溯,受董卓之乱的关中百姓,宁可奔逃徐州陶谦,也不去更近的曹操兖州,多少有点名声在外了属于是。

而如何名声在外?在掠民屯田之余,曹氏还在持续的掠民修坟。

曹操亲自督建的曹嵩之墓中,有不少墓砖背面都刻了字,多少能反映当时的情况。

比如“家夫忘之”砖:家夫忘之,今有少西大漯,自知久而勿还。

字面意思上就能看出是一个女子被抓来修坟。

还有三块砖头记录了一个得罪曹操的别驾从事王左。

“别驾从事王左叩头死”,应是当时的工人看到王左给监工叩头所记。

“唯念王左及朱”,应是说明王左人缘还不错,工卒担心王左。

“王左死,奴复死,苛”,王左死在曹嵩墓中后,他老婆选择了同死,这个苛或许是语气词,或许是在骂曹苛待于民。

另外还有一些对于修墓的哀叹,比如“日夙且休干”,“成壁但冤余”,“纪绝事止食”等等。

而曹操干的这事儿,也不过是仿照自己的父亲罢了,曹嵩在督建会稽曹君墓时,骗过来不少百姓,当时的奴工怨气更大,同样留下了更直白记录:

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

此砖收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定名苍天乃死砖,因为是黄巾起义的见证之一。

但从字面意思上来翻译,可能更直白的叫它“QNMD曹狗”砖更加合适,因为刻字人说的很明白,他是被一个叫王复的人给骗过来的。

而黄巾众的身份也能说明,曹家可能也是引起黄巾起义的元凶之一。

“人谓作壁乐,作壁正独苦。却来却行壁,反是怒皇天”。

这是修墓的工长之一留的诗,意思也相对简单,别人跟他说修墓是美差骗过来,到了才知道是什么样的苦日子,老天啊求你开眼劈死他们吧。

以上都是相对有文化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9章苍天已死石(第3/3页)

更简单粗暴的还有“牛头也曹君”砖。

古代牛头马面都是骂人的话,不过可能这人也没想到,曹贼没变成牛头,反而变成了NTR。

另外还有一块残砖记载有“有倭人以时盟不”字样,这个就不太清楚其背景了。

根据时间推测也许是当时曹家就已经和倭奴国有过联系,但随后倭奴国陷入内乱,这份联系就戛然而止。

直至239年倭国内乱平定,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方再遣使与曹魏联系,受封“亲魏倭王”。

不过值得赞赏的是曹魏对倭国的态度相对谨慎。

隋朝也差不多,毕竟倭国对隋自称日出处天子,称隋帝为日没处天子,让杨广很生气。

真正出力的还是盯上这块全新土地的隋朝僧人们,他们随倭使去往日本,并且后续依然有僧通过对马岛做中转站前仆后继去往倭国传教,最终成功推动了倭国的大化改新,由此倭国开始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之路。】

在光幕里众人能看到一看就很稀有的透明罩子,贵气十足的红色台垫。

其上托着的是一块平时放路边他们都不会看的墓砖。

张飞瞪眼读出了这块砖前方的一行字:

“…砖出土于安徽毫州曹氏宗族墓…”

“哈哈,老曹家的墓都被掘了不成?好!好哇!”

孔明轻声道:“被骗被掠为奴工,识字刻砖者尚有如此之多,目不识丁者该有几何?”

庞统想了想道:“曹贼之祸,起自阉宦。”

孔明摇头笑了一下,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看着这些话语。

最终悠悠道:“曹氏两墓,尽见乱世之泪,妇人死墓中,何其哀也。”

厅内众人皆默然,即使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了一州之地,但认真说谁不是乱世的受害者呢?

刘备嘴唇动了动,最终学着后世直抒胸臆:

“去你码的曹贼!去你娘的贼宦贪蠹!去汝娘亲的乱世!”

胸中郁气平复了一些,刘备瞧着厅内的众人,很直白叹道:

“不知后世可有抑制豪强之法。”

孔明好似早就等着刘备此问,道:

“其一为百姓立学!其二需并立科学。”

刘备若有所思但一时间想不明白:“何解?”

孔明一边整理思绪一边慢吞吞道:

“从光幕中可知,宋言科举,唐亦有科举。”

“为何弃察举而求科举?盖察举恐为豪右大姓养名联结之嫌。”

“按科考策论,以贤取大才,而非以孝、名而取才。”

孔明想起来了晋书中录入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孝子,更是坚定自己想法:

“观后世,观光幕,这名为闻莽的后辈既非大族亦非大贤,不过是弱冠之年轻人,便能臧否青史,可知后世学风之盛乃大势所趋。”

“如此之世,布衣可出三公,黔首能养国士。何忧大姓?”

庞统叹了一口气,不过念在自己所谓的荆州大族跟北方比起来也算不得什么,亦开口道:

“孔明此前与我讨论后世所说生产技术资料之义。”

“豪强之强,强在生产。若主公能靠如水力坊之术使百姓与豪强并坐,则豪强自破。”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tiu55.com/read_0_j14ayx/uykeajkj_2.html

新笔趣阁 番茄小说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狒狒小说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