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六十三章朝局变化

丁谓垮台,鲁宗道拜相,给朝中势力重新洗牌的机会。对于人数庞大的丁谓党羽来说,面临着极为艰难的抉择。

因为他们必须在太后党和帝党之间选择一股势力攀附上去,否则,就会被隔离在时局之外,成为大宋朝堂权力中枢的弃儿。

但是究竟是加入太后党,成为太后垂帘听政的忠实拥趸,还是选择靠拢小皇帝,成为铁杆的保皇党,这两大势力之间的选择却是颇为艰难。

太后目前大权在握,小皇帝不过只是朝堂上的一个摆设。选择依附太后,则眼下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可是太后终究会老去的,小皇帝也终究会长大的,当太后老去,不得不还政于小皇帝之时,小皇帝岂能忘记这些当日攀附太后和他做对之臣子?若是选择小皇帝,则当小皇帝执掌朝政之后,自然不会忘记当日一心维护他的功臣,犒赏嘉奖自然会接踵而来。

可惜这些都是将来太后亡故之后的事情了,前景虽好,得罪了太后,有没有机会支持到小皇帝掌权之日还很难说。

再三权衡之下,丁谓党羽中大多数人选择投向太后,选择了太后这个绩优股。而小皇帝这潜力股虽然将来必定会高涨,但是眼下选择投向小皇帝的臣子却寥寥无几。

论起来,中国古人的智慧和近千年后西方哲学家的看法不谋而合,把握现在,远胜于冀望明天。这也算是源头和走向都不一致的中西文化难得的一个契合**吧。

可惜帝党中人远远没有丁党中人那么聪明,那么识时务。他们被丁谓的倒台带来的巨大胜利感冲昏了头脑。

他们认为,原来刘太后之所以能把持朝政,把小皇帝架空,主要是因为宰相丁谓一党的强力支持,现在丁谓倒了,刘太后失去奥援。

那么只要帝党一发力,那么刘太后就不得不还政于圣上。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清明,在江逐流被贬职到荥阳为县丞的同时,皇家清明祭祀隆重在永安县皇陵举行。

祭祀结束后,帝党中人左司谏刘随已率先向刘太后发难,提出让小皇帝赵祯分享更多地权力。

刘随已上表给刘太后说:“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

刘随已的意思是告诉刘太后。现在皇上已经很熟悉朝中的政事了,可是太后你却还不把(处理天下事)的权力归还给皇上。

我在这里恳请太后,以后大宋朝的军国正常时务就专门向皇上禀告,按照皇上的圣旨处理。言外之意就是太后您老人家就在一边歇息去吧,不要管那么多事情了!

刘太后听后大怒,哀家身体康健,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岂能依你这小人之胡言乱语。

对大宋朝政撒手不管?太后当即下了懿旨,把刘随已贬出京城,到福建路惠安县任主簿。

可是帝党中人受此挫折,反而愈发英勇,纷纷站出来。向刘太后上书。


页面连接:http://www.tiu55.com/read_0_y5xee/ujk5jjyk.html

新笔趣阁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武侠小说网正经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